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风俗> 正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小学六年级600字(精选21篇)优秀作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21:28:01 作者:iloveyou点击:964℃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第1篇】

如皋的春节

赵之砚

如皋,历来是个风水宝地,无论是百花争艳的春天,还是凉风习习的秋天,都有一种独具一格的潇洒。但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息,还没留恋完秋季的那份快意,冬天就随着飞舞的雪花来到了人间,而春节的脚步,就紧跟着冬季渐渐逼近,正如著名的诗人雪莱所说的:“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按外婆的习惯,一进腊月,她就里里外外地忙开了,要蒸长长的龙糕,要炸黄黄的虎皮肉,还要做包在饺子里的油渣,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五,嘴巴吃的准备好了。外婆又马不停蹄地打扫起来,该擦的擦,该拖的拖,一刻也不敢耽搁,春节眨眼就到了呀!

我们一般在除夕那一天与各位亲戚团聚,早上八点半,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按照惯例,爸爸总是会带去两条超极大的鱼,趁大人们在客厅里聊天的功夫,我们几个兄妹团团围在鱼缸旁,这个拉一下鱼尾巴,那个踢一下鱼脑瓜,美其名曰“防止猫偷鱼”。玩腻了,孩子们就纷纷跑到村头玩摔炮,待村东头飘起酒肉的香气,孩子们才饿着肚子跑回家,慈祥的外婆早已把好吃的给我们这些小馋猫预留好了。饭桌上,阿姨们边吃边唠家常,舅舅们一边干着杯,一边聊着今年工资的多或少。而外公外婆总有操不完的心,关切地向我们询问着期末考试的成绩,外婆笑眯眯地向我们递来红钞票,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加油打气,外公抚摸着我们的头,递给我们一人一个糕粽,糕粽同“高中”,老一辈认为孙辈的孩子吃了能学业有成。虽然算不上有多好吃,但入口的却是外公外婆的期盼与鼓励。

每到这天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会坐在床上守岁,好不容易熬到12点,外面的鞭炮呼啸着冲上天空,新年到了!调皮的我们实在熬不住那一阵阵睡意,终于歪七扭八地倒在了床上。

按照外婆迷信的说法,“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初一这天是不能动扫帚的,天性好动的我没事儿可干,只好硬拉着妈妈带我去看舞龙灯。

来到广场上,几个老爷爷早已举着龙头在那儿有节奏地跳跃,矫健的长龙总是忽上忽下地蹿来蹿去,让人眼花缭乱。虽然大家并没有认真观看,但歌曲一停,那些老爷爷仍然会博得一片喝彩。每到这时,平日里小里小气的我也慷慨大方一回,既崇拜又羡慕地付给每个爷爷十元钱。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眨眼,一个春节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溜过,预示着寒假的结束。于是,春节在冰天雪地中到来,又从春暖花开中离去了。

【第2篇】

家乡的风俗

洪子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蓦然回首,那人却是我自己!我置身于月光、星光与晶莹的冰灯交相辉映的夜色中。此刻,我激动的心情一如亲手制作冰灯时那般雀跃。遥想曹公笔下“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的璀璨景象也是这般纯洁美丽的吧?”

这次和姥姥一同回农村老家过年,让我充分体验到了东北农村的年味。这是在城市里绝对体会不到的。杀猪、赶集、做豆腐、蒸豆包等一系列过年的风俗活动都令我目不暇接。其中最令我惊艳的,就是亲手做冰灯的风俗了。

一天早上,天气十分寒冷,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夜的大雪,院子里如同被铺了一层厚厚的白色霜糖。表舅神秘地对我们这几个小孩子说:“今天是三九第一天,天够冷了,昨晚又正好下了一场雪,今天给你们做个好东西——冰灯。”我们一边鼓掌一边跳脚,在屋子里欢呼起来。

表舅先找了五六个小水桶,又打发表姐去左邻右舍借了几个桶回来。他先往每个桶里倒了一些凉水,又往其中的几个桶里分别倒了一些不同颜色的颜料。接着把桶拎到屋外的院子里冻起来。现在的东北,屋外就是最好的天然冷库。在我们轮番地追问下,表舅每过一个小时都要去院子里看看,水冻成冰没有。晚饭前,他终于兴奋地告诉我们,冻到他想要的程度了。接着,只见他拿了一根长长的铁棍到院子里去,我们“呼啦”一下都跟了出去,将他围在中心。只见他用铁棍在每个桶的中心向下猛戳,戳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洞,接着提起桶,把里面的水倒干净,然后带我们把这些桶拎进屋子,告诉我们化一会儿就可以了。我们好奇地围在桶边,东摸摸,西敲敲。表舅看见我们一个个猴急的样子,索性直接把桶拎上烧着火的灶台,冰与火碰撞,发出了刺耳的“刺啦”声。他把桶放倒在灶台上,双手分别握住桶的上下两端,飞快地滚了一圈,又把桶立在灶台上烧了几秒钟。然后转过头,笑着对我们说:“看好了!别眨眼!”接着,他伸出一根手指,勾住刚才戳的那个洞,轻轻一提,一个晶莹剔透,玲珑圆润的冰灯便如变魔术般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些倒过颜料的桶,提出来的便是彩色的冰灯。有红的、蓝的、黄的……他让我们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冰灯运到屋外去,摆放好。草草解决完晚饭后,我们便举着事先准备好的,带着底座的蜡烛,冲出屋子,把蜡烛放进冰灯里,由表舅一一点燃。

院子里、围墙上、水井旁……都被我们摆上了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冰灯。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转着圈。昏黄的烛火穿过厚实的坚冰,一片朦胧。这些冰灯虽然没有繁复的镌刻,精湛的工笔画,却正应了李太白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跳动的火苗,晶莹的冰灯,幸福的笑声……正是最朴实的人们心底最真挚的春节情怀吧?

【第3篇】

油锅中的味道

赵艺涵

再过几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那玻璃被擦得可以当镜子使,左邻右舍喜气洋洋地提着一大袋一大袋的年货往家里搬,楼道中充斥着酱牛肉和糖果的香甜味道。爷爷奶奶和我也置办起年货来,我问爷爷:“今天我们做什么年货?”爷爷笑了笑:“不告诉你,你猜!”

爷爷先从冰箱中提出一只大塑料袋,往案板上一放,去了塑料袋,一只肥鸡呈现在眼前,我心中暗想:“这是要做烤鸡吗?”想到这里,口水便禁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爷爷将鸡在厨房的案板上理了理,然后向刀架伸出手,我立刻明白了他要什么,手忙脚乱地将一把沉重的斩肉刀小心翼翼地放入爷爷的掌心。这时我看到餐厅的奶奶已经拿出面粉,粉面和盐,五香粉,胡椒等各种调料,调起糊来。

“砰砰,砰砰,砰砰……”耳边传来一阵声响,我转回头一看,只见爷爷拿着斩肉刀向那只鸡发起猛攻,我拿着沉重如山的斩肉刀在爷爷的手中就像羽毛一般轻盈,劈下来的刀看起来就像一道银雾。那有节奏的砰砰声,奶奶调糊时不时碰到不锈钢盆发出的叮当声,混合起来像一场喜庆的交响乐,以至于停下的时候都觉得有点意犹未尽。

就这样,不到两分钟,一大只鸡就被“大卸八块”,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爷爷又拿水冲洗了两遍,然后放进盛满糊的盆中,用一双筷子翻搅盆中的糊和鸡肉,让每一块鸡肉上都均匀的涂满糊。终于裹好了,完美!我看着这种食物,总是觉得眼熟,看着,看着,“对,酥鸡,河套硬四盘之一,就是它!”

爷爷将酥鸡分成几批倒入一口早已恭候多时的油锅,油在锅中“滋滋”地笑,似乎在说:“来吧,来吧,不管来多少,也炸你个透心热!”一会儿,香味便飘出来了,我跑过去一看,表皮已经被炸得金黄,我立即喊:“爷爷,该出锅了!”“再过一会儿,还没有熟!”剩下的时间纯粹是煎熬,我的心如同在锅中的酥鸡一样翻滚,不知道过了多久,爷爷才不紧不慢地将酥鸡捞出锅,我的嘴坝再次被口水的洪流击垮,香气飘到了楼道里,引得邻居家的狗汪汪地叫;香气飘到了小区里,小区里的人们啧啧称赞;香气飘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啊,这就是年的味道!

【第5篇】

贴福

于子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大街小巷,洋溢的是年味儿。

走上街头,大红灯笼挂满了树梢,鲜艳而不俗气;一簇簇绚烂的礼花,点燃大年初一的夜,热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年夜饭,那吃的可是一个团圆。

北京——我的家乡。它有着独一无二的风俗——贴福。那贴的可是一个热闹至极!

话说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是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并宣布只要有福的地方她都不能去,从此挨家挨户在过年的时候贴福字。

大年初一这天,我左手抱着一打红纸,右手提着准备的工具:毛笔;墨汁;砚台……一切准备就绪。铺纸、提笔、蘸墨,一只手捋着红纸,另一只手一点;一横;一竖;一提;一捺……墨汁渐渐呈现开来,潇洒的福字透过阳光的照射下那叫一个好。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贴福字!

瞧!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在贴福字:大人们刷着胶,平整地将春联福字贴在门前;小孩们踩着凳子踮着脚吃力的贴着,有的还被自己的父母扛着一起贴;老人们看着贴好的福字,似乎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贴福的样子,留下了回忆的泪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激动的我早已耐不住性子,待墨汁晾干,在福字的背面边边角角小心翼翼的涂上胶水,轻手轻脚把它从桌子上捧起,走到家门口前,看着别人都把福字倒着贴,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等一下。”爷爷把我叫住。

“果儿啊,门口的福字可不能这么贴啊!”

“啊?大家不都这么贴吗?而且福到福到,这样福才能到呀。”我诧异地看着爷爷。

“你这样不是福到,而是把福倒掉了。你看,福字左边代表祈神,右边是一、口、田,寓意一家人有饭吃,有田种,有福享。倒着贴只会失去它的意义。但是在家里头贴福的话就可以倒着贴了。”

“哇!”我恍然大悟。“原来贴福也有这么多讲究。”按照爷爷的贴法,一个美观的福字就贴在了大门上,好一个“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果儿,虽说贴福是一件简单的老北京风俗,但如果贴错了,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在学习上,你要认认真真,要像贴福一样不能马马虎虎的,记住了吗?”

“嗯!”

贴福承载着无数老北京人的感情,虽说的是千古以来流传的风俗,但也谱写着一段精彩的故事。

【第6篇】

难忘的元宵节

甘雨凡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没错,这句诗正是描写元宵节的。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此外,出门赏月、喜猜灯谜、观赏花灯、共吃元宵,这些都是历经岁月沉淀不变的习俗。

为了让大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巧手做汤圆”的活动。一走进食堂,看到已经准备好的原料堆满了桌子,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酒酿的香甜味,我们瞬间对制作美食的欲望愈发强烈了。说干就干,大家洗净双手、挽起袖子便拉开了战场。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把水倒进盆里,十几双小手和着糯米粉合力揉着面,直到把面揉到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紧接着就是最热闹的做元宵环节了。只见陈老师用手从刚才的大面团上掰下一小块儿,三下五除二搓成了长条,搁在台面上迅速切成了形似正方体的小块状,“来来来,大家跟着我,每人先拿一块练练手……”我抓了一个放在左手的掌心,右手轻轻合上后摁住小面团顺时针轻轻打转。这玩意儿在我手里滚来滚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真有意思!“约莫过了十多秒,我小心翼翼地挪开右手掌:好期待啊,我的第一个元宵会成功吗?“不错不错!”一旁的小王凑近着看。“咦,它怎么被搓成长的了……”同组的小罗看着自己的“成品”忍俊不禁。“嘿,大家快看我的连体娃”,对面的小金一次搓了两个,直接拧成了一个“8”字……经历了第一个元宵的各种奇异事件后,大家开始慢慢摸着门道,不紧不慢地搓,小心翼翼地放。不一会儿,桌子上满满都是那白白的、玲珑的小元宵了。待水烧开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

刚出锅的元宵,热腾腾、胖乎乎、圆溜溜、晶莹透明,就像一个个白胖小子,用调羹舀一个放入嘴里,甜滋滋、软绵绵的,真是美味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感谢学校举办做元宵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做元宵吃元宵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它更象征着我们生活的甜美、团圆和幸福。

【第7篇】

情系麻糍

何苦

麻糍,一种在江南地区常见的小吃,在我的老家江山却被赋予一种非比寻常的寓意。

在新年里,老家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会传出“嘭!嘭!嘭……”的声音,节奏分明,此落彼升。这是什么声音呢?原来他们是在打麻糍。

“麻糍,麻糍”,顾名思义就是“麻”和“糍”的组合。“糍”的制作过程繁杂:首先要在前一天将糯米浸泡好,再将浸泡一天的糯米蒸熟,之后将糯米倒入石臼中反复用木锤敲打,最后敲打至“米糍”晶莹透亮,富有弹性时,“米糍”就做好了。

有了“米糍”这个主角,接下来就需要“麻”这个配角了。一般是精选优质芝麻。先将芝麻炒熟,再加上白糖、红糖和黄豆粉。这样做出来的麻糖才香,再放入石臼舂碎,逐步放入糖和黄豆粉,麻糖也就做好了。

对于我这个“吃货”而言,早就按捺不住那颗急不可耐的心:先将大的米糍搓成小块,再撒满麻糖,咬上一口,香甜软糯,分分钟幸福感爆棚……

在这美味的背后,包含着长辈们的辛苦劳动。打麻糍这项技术活,只能由有经验的老人来担任。我曾经也想尝试着打麻糍,结果不是打到石臼,就是木锤被米糍粘住没法拔出来。

“麻糍”与当地方言“无事”谐音,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无病无灾。不过我认为,除了这个,由长辈负责打麻糍也赋予了麻糍“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与关怀”的寓意。

这就是江山新年里的麻糍,飘满芝麻香的美食。

这就是家乡的打麻糍,浸满亲情和美好期许的习俗。

【第8篇】

家乡的风俗

肖正阳

盼望着,盼望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像是赶趟儿似的,比着花样展示着过年的喜气,武汉人讲究团年饭上的“三全”“三丸”“三糕”,最后再来一个年年有“鱼”,这还不够,门上还要贴上春联,请上“福”,窗户上当然也不能空着,窗花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今年过年,我就跟奶奶一起剪窗花,这可是我们的过年习俗。

看花容易绣花难,看奶奶满是褶皱的双手,看似笨拙,确是左一扭,右一拐,一个镂空样就出来了,展开一看,天啊,不可思议,一只活灵活现的金鱼就出了,奶奶讨着吉利话说:“年年有‘鱼’,就年年有‘余’!”

我看奶奶剪窗花如此简单,觉得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央求道:“奶奶,可以教我吗?”“当然可以,我的小乖孙要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奶奶的手艺,要你传承下去呢!”奶奶高兴得脸上开了花。

还等什么呢?说开始就开始,今年过年的窗花,就等我去制作了。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陪拿出了小剪刀,彩色卡纸,笔。工具是不是很简单,可不要小瞧了。我按照奶奶的要求,先将一张正方形的红色纸对折,然后沿着纸的中轴线画了几条大波浪线,奶奶说,先试试,我就沿着线条边缘剪起来,当我展开剪纸时,一朵鲜红的小花出现在我眼前,“太神奇了,原来我真的可以做到。”我兴奋得大叫着跳起来,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也对我竖起大拇指,奶奶说,别高兴得太早,再来一个复杂的。

说着,奶奶就一步步指引着我画出更为复杂的图案,奶奶语重心长的说:“剪窗花就是将自己的心意放进窗花里,这才是新年祝福。”我抬头看看奶奶,也看看妈妈,在她们笑盈盈的目光中,我明白了,我今天要将对家人的爱剪进窗花里,这是我对家人的祝福。

剪窗花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我喜欢这个风俗,我喜欢这种爱的表达。

【第9篇】

民俗·米糕

朱语桐

在江山,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制作香甜可口的米糕,用来招待回家过年的亲朋好友。

第一次看外婆做米糕是在六岁那年的立冬过后。外婆和母亲几个姐妹拿出藏在阁楼里的饭甑洗净,放在一口大柴火锅里,把浸泡好了的糯米、粳米分开往里倒。

“妈,妈,米糕什么时候做好啊?你说呀!”表弟迫不及待地拉扯着舅母的衣角,眉毛倒立着,一脸馋相。我又何尝不是呢——记忆中的米糕总是那么沁香诱人。

“你们先去看电视吧,米糕好了自然会叫你们。”外婆胡乱地搪塞我们。

电视剧演得热火朝天,我们的心思却依然停留在厨房的大锅里。少顷,不安分的脚又带领我们冲进厨房,绕着大锅开火车,模仿电视上祈祷……

外婆看我们闲的慌,便吩咐我们去烧锅。

一把把柴火塞进灶火门,阵阵饭香直钻鼻尖。一柱香的功夫,饭甑里的米饭又被“哗”得倒出,裸露在水泥板上暴晒。

几天以后, 米饭终于在我们的望眼欲穿中晒成饭干。大人们又开始忙着生火,继而舀起饭干,倾盆倒入锅中,翻来炒去,饭干在锅里“噼里啪啦”,直至炒成焦黄色,一锅倒出,再进一锅,反复循环。

小的,等不住了,坐在沙发上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大的,看电视呀,做作业呀,一会儿也散了开去。

又是几个小时,洁白的饭干给全部炒成焦黄色,储了半年的大罐红糖同焦米和在一起加上花生芝麻磨成粉。沉浸在梦乡中的孩子们,闻到香味一骨碌飞到厨房,伸手用指尖粘点粉末塞进嘴里使劲吮吸。外婆给我们每人舀上小半碗米糕粉,用开水冲泡开来,吃在嘴里甜甜腻腻,软软糯糯的。

每年的除夕夜便是米糕出笼的日子。外婆趁热把一笼笼热气腾腾散发出阵阵诱人香气的米糕切成片,装在竹编的果盒上,叠得高高的,形如宝塔,放在太公画前,意为先让祖公品尝,然后我们才可以开吃。外婆看着我们这块刚下肚,那块又往嘴里撑,笑着说:“一个个小馋猫就知道吃,我来给你们讲讲江山米糕的来历吧。传说是李自成攻北京时,朝廷急调驻江南的部队救驾。过江山时,为加快行军速度,部队负责伙食的人发明了江山米糕,救驾部队以江山米糕为主食,一天只吃两餐,要行二百里路……”

冷却后的江山米糕和刚蒸好的软糯感截然不同,给人的印象就是特别硬,像江山人的性格一样,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带着时间印记的江山米糕,香甜的味道里蕴含着步步高升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唤醒着藏在我们心灵深处浓浓的故乡情。

【第10篇】

家乡的春节

李奥杰

按照家乡安徽砀山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祭灶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人们从上午就开始忙碌,把灶台打扫干净,然后杀鸡宰鸭,最后把食物供奉给灶王。晚饭前,鞭炮声响起,好不热闹。

腊月二十五前后,大家更忙碌了。大家会选择个吉日打扫屋子,清洗各种家具,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一家人都干干净净迎新年。爷爷说,这次大扫除俗称“扫房”,这寄托着大家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了,瞧,这家在发面蒸白馒头,那家在煮大肉,村里的乡亲们还要炸馓子、炸丸子、腌制鱼、做豆腐……差不多预备的有半个月的吃食呢!

除夕真是热闹非凡哪!一大早,我们就给大门、窗户贴上春联,正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赶做年饭。这一夜,每家都张灯结彩,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大家还要守岁。

除夕有放“关门炮”的习俗。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大家会点燃宛若盘旋缠绕的长龙般的鞭炮,随即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炮声。我查阅资料得知,除夕放关门炮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在远古时代有只“年”兽,除夕晚上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它最怕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除夕这天夜里,人们就放关门炮,它听见家家有响声,吓得跑回深山不敢出来,于是人们便用“关门炮”来驱瘟逐邪,以求新年平安吉祥。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一大早我们就起床放“开门炮”。爆竹炸开后,满地都是红红的鞭炮纸,碎红满地,灿若云锦,俗称“满堂红”。奶奶说,鞭炮纸中午前不能扫,否则运气就被扫掉喽。

这天茶水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寓意是不把财气泼出去。初一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这天,人们不许杀生,不能打碎用具。从初一到十五,每顿饭前要放鞭炮。按照习俗,孩子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的家乡也不例外,过年也别有一番风味,传统的春节风俗洋溢着浓浓的家乡气息,我爱家乡的春节!

【第11篇】

家乡的饺子

黄逸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是如此之幅员辽阔,民俗自然也种类繁多。东三省的面积虽不是很大,却占据了“鸡首”。在东北,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

要吃饺子怎么办?上街买?不!在东北黑土地上生活的人家,都自己包饺子,韭菜馅儿的、芹菜馅儿的、萝卜馅儿的、白菜馅儿的、猪肉馅儿的‥.....一应俱全。

一天早晨起床后,我走出房间,一出门就看见姥姥、姥爷正在厨房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我仔细想了想,却算不出这天究竟是什么日子,耳朵里只有菜刀剁肉馅儿时碰撞砧板时发出的咚咚声。我走过去细细一瞧,只见姥爷正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卖力地剁着馅儿。手中的刀就似一条银龙,在屋外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转过身去,却见姥姥正揉搓着一个面团。面团已经变得白白胖胖,摸一摸,凉凉的,软软的,很舒服。

又过了一会儿,姥姥和姥爷都站到了餐桌前,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揪面球、擀饺子皮;另一个放馅儿,把饺子包好。姥爷手持擀面杖,把刚揪下来的小面球放到身前的面板上,左擀擀,右擀擀,看似无章,实则暗藏玄机,只一眨眼地工夫就“变”出了一张薄厚均匀的饺子皮。姥姥接过饺子皮,拿起一把小勺,舀了点馅儿进去,紧接着便用手指把饺子皮“缝”了起来。不知为何,姥姥总能舀出适量的馅儿,还能把饺子皮包得似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不禁赞叹起了姥姥、姥爷的手艺。

又是一转眼的工夫,午饭已经上桌,饺子的香气侵袭着我,我下意识地拿起了筷子,夹了一个饺子,蘸了点蒜泥,一口下去,齿颊留香。我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个,只记得午饭过后,我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了。

饺子是东北的一种美食,包饺子、吃饺子也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一个元宝形的饺子中,蕴含了东北人民别具一格的民俗和家乡的味道。

【第12篇】

甜甜蜜蜜,糖炒圆子

顾耘瑞

“元宵节,真热闹,看花灯,吃圆子……”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得吃圆子,而我们泰州这边是吃糖炒圆子,这可是我们泰州的传统习俗。“哟,回家吃糖炒圆子啊!”邻居奶奶笑眯眯得,“嗯!”我一想到今天要吃糖炒圆子,口水就快要像海浪一样从嘴里涌出来了,我一边想着糖炒圆子的甜味,一边疾步飞跑回家。

回到家,一阵浓烈的面粉香扑鼻而来,只见桌上的案板已布满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圆子,这些都是妈妈事先捏好的。这些圆子就像一群正在等待洗澡的小娃娃,有的正安安静静地等着;有的已经急不可待地跑到了地上;还有的左摇摇右晃晃,正犹豫是好好待着,还是跟那群调皮的娃娃一样偷偷溜下去……

“妈,什么时候帮他们洗澡啊?”我忍不住问的。

“现在就可以了。”妈妈说着就把圆子倒入油锅。顿时圆子婆娑起舞,油也给它们“滋滋”地伴奏。过了一会儿,圆子换上了金色礼服,舞蹈也得到了升华,它们起起伏伏,位置也在时不时地变化,圆子在欢快地舞动,油在激动地伴奏,热情地欢呼,锅里荡漾着快乐。

接着妈妈把糖水倒入了锅中,“哗”一阵仙雾从锅中腾然升起,圆子抖动得更厉害了。

“妈,这一个个小圆子真像一轮轮圆月。”我开始遐想。

“是啊,这也是我们元宵节要吃糖炒圆子的原因。天上明月,锅中圆子,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糖炒圆子成了我们泰州的习俗,它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随后,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传说:传闻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却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圆子,并由全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圆子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说完,糖炒圆子就做好了。

糖炒圆子啊,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给盼来了,我等得花儿都快谢了。我着急地拿了一双筷子,迅速地夹起一个圆子,“啊!”我被烫着了,不过这样也没能阻挡我吃圆子的心。糖炒圆子具有熟而不焦、外酥里糯的美妙口感,那甜甜的味儿,一下子在我的味蕾绽开,感觉心里甜甜蜜蜜的。

糖炒圆子这道泰州的特色美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文化之美及风俗之妙。我相信糖炒圆子的甜甜蜜蜜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的!

【第13篇】

家乡的风俗

董雅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包饺子、贴春联……而我的家乡却有一个特别的风俗——赶集。

在除夕前几天,集镇上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街边两侧商品琳琅满目,有对联、灯笼等节日装饰品,有款式各样的新年服装,还有农民伯伯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和腌制品。这个街道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来赶集的人们更是喜气洋洋,欢声笑语。

大人们在集会中会根据家里需要挑选着过节需要的物品、食品。而小孩们就不管那么多了,只顾着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他们就不会管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只要自己喜欢就嚷嚷着央求爸爸妈妈满足自己。在回家的路上,大门们满载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小孩们一手拿着自己吵着要买的玩具,一手拿着好吃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和爷爷一起去赶集,初次来到集镇,眼前一片缭乱,什么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先跟着爷爷去买年货,货板上新鲜的猪肉,篮子里有活蹦乱跳的老母鸡和刚下的鸡蛋。还有各种腌制的香肠、咸鹅等等。爷爷一会儿买猪肉、一会儿买老母鸡。我就问爷爷买这么多年货吃的完吗?爷爷乐呵呵的说:“过年了,孩子们都回来了,一家人团聚多准备些年货。”我不禁陷入沉思,孩子们长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团圆,是父母最期盼的日子。这时耳边传来吆喝声:“卖窗花嘞!”我拉着爷爷的手跑向窗花铺前,一个个精美的图案,让我爱不释手!有生肖牛、年年有鱼,各个栩栩如生。我和爷爷挑选了几张精美的窗花回家装饰。

陪爷爷买完年货,我们便来到美食区,有又大又圆的冰糖葫芦,裹上糖浆,红的发亮,风一吹,包在外面的糖纸便随风舞动,仿佛在向我招手,爷爷看出我这个小馋猫了,便给我买了一串。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的,纯手工制作,味道确实不一般。看,那边在蒸着又大又软的馒头、红糖发糕、包子等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我忍不住的咽口水……爷爷给买了我最爱的红糖发糕,不知不觉,时间到中午了,我的肚子已经吃的饱饱的了。于是我和爷爷满载而归。

赶集,我家乡的特别活动,它向人们展示着生活的和美与幸福!

【第14篇】

偷秋

刘睿果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外婆家那里的中秋节习俗跟南京大不一样。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外婆家也不例外。在中秋节这天,外婆会做一种和月亮一样圆的大饼,它被称为“涨烧饼”,又叫“月亮饼”。一个涨烧饼就有十来斤重,它是用油慢慢焖出来的。外婆和好面后,就会将面倒进事先早已倒了大半锅油的锅中,接着,生起火,用火慢慢焖它。

做涨烧饼需要有很大的耐心,要掌握好火候。如果火大了,烧饼的外皮会焦,既不好看,也不好吃;如果火小了,中间会不熟。

外婆做出的涨烧饼,不仅是我们说好吃,连周围的邻居都说好吃。是啊,光看看模样,就能让人垂涎三尺。涨烧饼的表面金灿灿的,切下几片后,轻轻咬一口,外皮脆脆的,里面糯糯的,还带了丝丝甜味,经常让我和两个表妹吃得停不下来。

涨烧饼做好后,等到夜幕降临,金黄的圆月升上来了,外公也该领着我们拜月神了。只见外公和爸爸一起将桌子抬了出来,外婆和妈妈、二姨拿出蜡烛、香和水果,等蜡烛点好,涨烧饼和水果等放好,外公便给我们每人几柱香,依次对着月亮拜了拜。

拜完了月,就到了我们小孩子最期待的环节——偷秋。每户人家的大人都会将涨烧饼、水果和月饼放在院子里敬月神,自己刻意回到屋里,等着别家的小孩子将自己家的涨烧饼“偷”走,他们不但不会生气,反而喜滋滋的,因为涨烧饼被“偷”走意味着接下来一年就会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呢。

偷秋当然少不了我和两个表妹,我们的目标是对面的大妈家。夜幕降临,我们就猫着腰躲在大妈家院子外面,等他们拜完月神,走进屋子,我们就踮着脚尖,悄悄地轻轻地走进去,小妹给我们放哨,我和二妹一起将桌上的涨烧饼抬下来,我又环顾四周,周围一片漆黑,只看见屋里的灯光。我和表妹又像来时那样悄悄地溜走了,随后,是一阵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们发现家里的涨烧饼也不见了。我们相互看看,咧着嘴,谁也不说话。这时,外婆他们出来了,外婆将大妈家的涨烧饼切开,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赏月,谈着,笑着……

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和谐的象征。

【第15篇】

铜火锅

杨雅浩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古往令来,哪位炎黄子孙不爱“铜火锅炖烩菜”这一美味佳呢?在我家,这道菜己成为了过年欢聚时的专供了。

为了这道菜,我早早地就盼起了初二,终于,新丑年的初二满面笑容地向我走来 了。

天一亮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姥姥家。刚一进门,浓郁的炭味和诱人饭香就飘进了我的口鼻,紧接着映入我的眼帘的便是那口铜体金黄的火锅了。只见这火锅依墙摆在门旁,醇厚的汤汁伴随着浓香从锃亮的锅中流出,热气顶着圆环状的锅盖上下抖动发出了“嗒嗒”的声响,仿佛在告诉众人,“火锅色、香、味俱全快来吃啊!”

不一会儿,大家就开饭了。当姥姥面带笑容的把硕大的火锅摆在圆桌中心的时 候,我喜得手舞足,“心想火锅终于来了看样子可真美味啊,让我们一起享用吧。” 随着“啪”一声响,盖子被打开了,就在这一瞬间,白色的热气同香气一道奔涌而出,沁人肺腑。

白气散尽,我清楚地看到了锅内铺着一片片肥瘦相间的腊肉,腊肉旁的丸子好似比往常大了些;冻豆腐里浸满了汤汁,粉条也愈加软了......这是我知道的。令我惊讶的是那土豆,泡得又香又沙入口即化;那白菜也煮得入了味而且色如翡翠, 令人食欲大增......

姥姥说:“这口锅是多年前我从阳曲老家带来的,用它做饭又美味又养生.它圆圆的外形象征着团圆,所以过年时吃它再合适不过了!”

是的,中华的美食正是靠着它美味的口感和美好的寓意才能一代一代越传越兴旺,让我们把这份美味留住,继续分享给子孙后代吧!

【第16篇】

过年的那些事儿

叶紫源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桐柏县淮源镇,每当过年,我的心就飞向那个地方,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的许多亲人。回家乡就像过年一样快乐,过年就像回老家一样幸福。

年前,我随爸爸妈妈来到老家。一大清早,刚睡醒的我看见大人们用面粉在煮糊糊,迷迷糊糊的我摸着脑袋问道:“早上就给我吃这个?”大人们听到,便哈哈笑成一片:“傻牛子,这是在做贴春联的浆糊啊。”“原来如此!”我半信半疑。这时婶婶给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小葱肉丝面,笑盈盈地说道:“早餐在这里呢,我的小牛牛!”

大人们忙着开始贴春联,他们将刷子蘸着浆糊往门檐墙上刷,见状,我也拿起刷子在墙上乱涂一气,浆糊滴在我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地上,大人直摇头:“你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捣乱的?”妈妈一把扽住我,让我去院里剥豆子去。

看着大人们忙里忙外,我嫌剥豆子的活太小,我得干点大活。见叔叔正在将屋里一大卷一大卷的鞭炮往院子里搬,准备将鞭炮搬出来晒一晒,待点燃的时候,那鞭炮声响一定会是脆亮脆亮的。我学着叔叔的样儿去搬那卷圆盘状的鞭炮,可是刚出门槛,这鞭炮从我手中掉落,滚铁圈似的散了盘,排开成一条火红的长龙,叔叔说:“小牛,还是去剥你的豆吧!”

转眼看到门口挂的那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在阳光下更是令人注目,据说挂红辣椒的习俗预示着日子红火,生活幸福。为了尝尝这个幸福的感觉,我从上面摘下一个叼在嘴里,只觉得一阵透辣在我的嘴里漾起,随即满口的火辣辣,眼泪从眼睛里一个劲的冒出来,真是尝够了“幸福”的滋味啊!

正在辣得团团转的时候,奶奶喊吃饺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蘸点醋,囫囵就吞下两个饺子,奶奶说慢点慢点,没人抢,多的是。我知道我们这里人过年特别注重吃饺子,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多的饺子。相传我们这里吃饺子的风俗还与盘古有关,我们的家乡是淮河的发源地,据说淮河是由盘古的血变成的,为了纪念盘古,家乡的人们世世代代在年三十这天食饺子,以此表达对盘古的敬意。我不知道自己是对盘古有太多的敬意,还是因为饺子太美味,我一连吃了三十个,待大人们围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我已经是只能光看着,再也吃不动了。妈妈又笑起我来:“说你是傻牛牛不假,这好吃的东西得慢慢吃。”

是啊,真的如妈妈所说,幸福和快乐应该慢慢品,才能品出味来,在年的氛围中,我也慢慢开始了长大。

【第17篇】

悠香美味清明粿

王翊菲

我的家乡永康,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喜欢我的家乡,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独有的习俗。清明至,野艾香,清果嫩——每逢清明,我们永康都有包清明粿、吃清明粿的习俗。

临近清明时节,勤劳的永康人就会采摘一种时令野菜——鼠曲草,也称为清明草、清明菜,这种隐隐有股子清香气的野草,正是风俗美食清明粿的关键食材。

你会看见,眼角含着温柔的永康人,在采摘、清洗好新鲜碧绿的鼠曲草后,先在锅中烧开水将鼠曲草小煮一会儿,捞出倾入冷水浸泡,去除涩味;再由女子们麻利地取出来,拧去水份用器具击碎,加少量油盐,混入糯米粉,多次揉捏、捶击后,做成透着绿草清、又有嚼劲的青绿色面团;然后,巧手的家乡人以这样的面团为皮,神情专注、满怀虔诚地包入笋、豆腐、猪肉等做成的馅,做出一个个青绿色的清明粿。

成笼的绿意盎然的清明粿,最后统一放入蒸锅中蒸20分钟左右,人们凝视着在热气蒸腾中终于新鲜出炉的清明粿,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刚出锅的清明粿在桌上悠悠散发出诱人的青色光泽,等待已久的我们,都会小心翼翼捧一只,轻轻咬一口,不甜不腻,满口芬芳,浑身为之舒坦。

过去,清明粿是清明节祭祖、缅怀的主要物品,如今它也有平安、健康之意。家乡人清明时节,老少男女围坐着做清明粿、吃清明粿,无不充满温馨、团圆的气氛……而这更寓意着新一年迎来了春天的气息,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第18篇】

填仓节

申昌昊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按照孝义这里的规矩,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据说,这一天是仓王爷的生日。人们希望能托仓王爷的福,来年五谷丰登。妇女们拿着装有谷物的簸箕,做倾斜状,让其随风吹。风将秕糠吹走,留下果实。

我以前是不知道有填仓节这个节日的。8岁那年,妈妈买了几个名叫灯瓜瓜玩意儿回来,只见它们一个个形态各异,有的兔子、牛,有酒盅、酒壶、盘子,还有农作物……

“妈妈,这些灯可以吃吗?”我盯着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试探性地问妈妈。

“当然,这是用糕面包上馅做成的素糕,等祭祀后,就可以吃啦。”

我迫不及待地找来打火机,点火,祭祀。

“干啥呀?得天黑了才能点!”妈妈眼疾手快,夺走我手中的打火机。

“不是祭祀后就能吃吗?”我不服气地小声嘟喃着,但介于妈妈的威信,我只好抱着我的小闹钟,守在阳台,望着那深邃的天空。

五分钟,十分钟,一小时……月亮终于露出了笑脸。我赶紧拽着妈妈点火,祭祀。没几分钟,整个屋子清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舔着早已干巴的嘴唇。一会儿吃到嘴里一定软糯香甜,虽然没有经过油炸,但肯定比油糕更加自然醇香,我一定要全部消灭掉。

谁知那火焰却异常活跃,我愤愤地凑上去就要吹灭。这一举动又被火眼金睛的妈妈发现。这次,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起了有关填仓节不平凡的来历:

北方曾闹了三年旱灾,当时农民颗粒无收。可是,皇帝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依旧强征皇粮,到处呈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一心为百姓着想,不顾自己性命,违背皇令,毅然打开粮仓,救济灾民,随后放火烧仓自焚,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五。后人为了报答仓官的深情厚意,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清晨,就会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并在囤中撒以五谷,镶上花边、吉庆字样。

一年一度的填仓节又来了,我和妈妈再次点燃了瓜瓜灯。看着闪烁的灯光,我的嘴角漾起丝丝笑容。小时候贪吃的我,严厉而温柔的妈妈,随着风光欢快地跳跃着。

【第19篇】

除夕的饺子

谢睿雁

身处北方的河南人,在过年时要做很多事,像炸年货,骂社火,祭灶官,磨豆腐等,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包饺子了。

相传,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张仲景所创,当时是药用,用面皮上祛寒的药材,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明清朝时,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盛行,取“更岁交子”之意,以示辞旧迎新。直到今日,过年吃饺子已是人们一直保留着的习惯。

在除夕的那天下午,全家老小就要一起动手包饺子了。男人们剁肉,切菜,把所有食物全拌成细稠的馅儿。同时,妇女们开始揉面,等面团发醇得细腻柔滑,白白胖胖时,就把它搓成长条。小孩子兴奋地过来,帮忙干些简单的活——切面剂子,大些的小孩还能擀面皮。接着是重头戏了:老人们坐在正中,教大家包饺子。包好的饺子各有不同,但都是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都开始煮饺子,房顶上,炊烟缕缕。孩子们围在锅边转,不住地咽着唾沫。大人们出出进进地准备着,往小碟倒醋,添蒜末,把碗筷在餐桌上预备整齐,匆匆的脚步声不断。等到饺子们浮在水面上膨胀了,便可捞起,上桌。饺子胖胖的,恰似一个个元宝,挤在盘子里,看起来很可爱,令人有种想大饱口福的冲动。

孩子们满心欢喜地跑来,饺子的香气扑面而来,腾腾升起的蒸汽熏得人立马就暖和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个饺子,蘸了蘸调料,塞进嘴里,齿尖穿过薄薄的面皮咬到里面的肉馅,汤汁瞬间爆出,充盈至整个嘴里。接着便尝到了醋的酸和蒜的辣,再细细咀嚼,肉馅鲜香有嚼劲,配合上些许面皮的软糯,再加上调料的点缀,美味在嘴里蔓延开来,一切都是如此恰到好处,嘴巴非常满足。咽入胃中,胃暖和了,心更暖了。一家人团团坐在一起,个个笑容满面,品尝着年夜饭的饺子。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画面!

除夕这天,在外奔波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家来吃年夜饭,代表着有一个好的归宿。而饺子也是什么都无法代替的重头戏。也许,在年夜饭时吃饺子,不仅是有好的寓意,更是为了让一家人珍惜团圆的美好时光,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过一个美满幸福的年。

到了初一,大家走亲访友,又能吃到许多美食了。但是人们最爱的,也许还是除夕的,以美满为皮,团圆为馅,用幸福包起的,饺子。

【第20篇】

家乡的习俗——端午节

臧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沾白糖。老人小孩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保定的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我们要插艾草,包粽子。你会看到许多市场里到处摆满了绿色的艾草和鲜亮的粽叶,人们精心地挑选着。大家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团聚在一起,好好享受这个让人期待的端午节了。日记100字 wWw.RIjI100zi.com原创不易,请大佬高抬贵手!

一大早,我便看见奶奶从早市上把买来的艾草插在门上,风一吹,艾草独有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告诉我:插艾草是为了驱虫辟邪,以保安康。

当然,端午节最重要的还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每当这个时候,无论是贪玩的小孩子还是拄着拐杖的老人,谁不是一提到粽子,嘴里立时就生出一种甜甜糯糯的感觉呢?每个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

只见奶奶将食材摆了满满一桌,有泡好的色如白玉又圆又亮的糯米,有绿如翡翠纹理分明的粽叶,还有琥珀般光亮的又甜又软的蜜枣,奶奶包粽子很讲究,扎粽子只用白线。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先取了三片用水泡好的粽叶,把粽叶放在桌上铺平,然后拿起粽叶对着卷成锥形,在里面填入少许米后放一颗蜜枣,最后用米填满,把剩余的粽叶对折,用白线扎紧。这样,一个四角锥形的粽子就像变魔术似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看着奶奶娴熟的手法,我也跃跃欲试地想尝试一下,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片粽叶放在手中做锥状,在粽叶上放了一些糯米,但不知怎的总有些糯米像顽皮的娃娃一样,一粒一粒的从我的手底下跳了出来,奶奶说:“宝贝,你看,粽叶下有一个洞一直在漏米呢。”我抬手一看,果然,我赶紧采取补救措施,调整了粽叶锥形的大小,匆忙用白线拦腰扎上了粽子。虽然粽子形状怪异,远不如奶奶包得漂亮,但也佩服自己敢于尝试,包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粽子。

粽子包好后,就开始煮了。奶奶把粽子冷水下锅,整齐地码入锅中,上面还用重物压实,大约煮至2个小时就煮好了,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粽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把粽子捞出锅,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子品尝起来,我也抢着拿起一个粽子,脱掉它绿色外套,这时里面的糯米已成浅褐色,还有时隐时现的蜜枣和红豆,咬上一口,连烫都美味的让人忘记了呢,直呼:“太好吃了!”

“万水千山粽是情,枣馅豆馅啥都行。糯米裹着红枣香,粽叶包着家人情。”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不仅纪念着屈原,更是家人欢聚一堂的重要时刻,大家兴致盎然,推杯换盏,共享这节日的快乐!

【第21篇】

东海神庙祭海神

于抒冉

我的家乡烟台莱州,就像渤海湾畔的一颗珍珠,晶莹剔透,人杰地灵。

因为大海,赋予了这里一方山水的风土人情;因为热爱,新一年的平安与丰收祈福都融进了人们的欢声笑语。两千年前的大一统时代,威仪天下的秦皇汉武把这里看做神域仙乡,多次到此求神拜仙,留下了“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千古佳话;两千年后的今天,一座海边的庙成为了人们祈愿美好的“海神宫”,一座古老的海滨县城焕发新的生机。

按照祖辈千年流传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是莱州近海村庄的渔民们一年一度的祭祀海神的时间,在这一天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期望来年风调雨顺、渔民平安丰收。

伴随庆祝农历新年的尾声,又一个高潮到了。渔民们身着盛装,手持鞭炮和香烛,兴高采烈地结伴去往海神庙祈福。这一天,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车一车的贡品被拉到了渔港,打头阵的就是盖着红色绸布的大猪头,寓意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和气生财。

这海神庙的来头可大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年逃难路经莱州,病倒在渔村,被敌军追杀,于是便躲进了海水祠,最终安然无恙逃过一劫。在他登极之后,就派大将郑子明来到这里扩建了海神庙,修建样式与后来紫禁城的金銮殿相像,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除了鞭炮彩花热热闹闹的声音,生动的舞龙、舞狮表演也同样吸引人的眼球。彩色金龙上下飞舞,随风飘扬,喜气洋洋的气氛在每个人脸上溢出的笑容里。锣鼓队员在一面面红红的大鼓面前奋力的挥舞着鼓槌,他们全身上下穿着大红色的衣服,无论男女老少,脸上都化着浓浓的彩妆,队员们敲击着富有节奏感的拍子,时而急促、时而轻快。队伍里还有扭秧歌的、跑旱船的、踩高跷的、跑驴的、抬轿的,他们跟随着鼓点踏着轻盈的步伐,还唱着欢快的歌谣。后面还有龙宫里虾兵蟹将们,绿色的大海龟、张牙舞爪的大螃蟹、花枝招展的大蚌壳……看的人眼花缭乱,热情高涨。围观的村民们一阵阵叫好的声音更是让节日的气氛变得更加欢乐。

家乡延续千年的传统绵延不断,提醒人们永远对大海和自然保持感恩与敬畏之心。先辈们傍海而生、因海而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后浪们责无旁贷、当不遗余力。愿祖辈们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让渤海湾畔的这座珍珠永远熠熠生辉。

本文语音版:

文字:

相关日记100字
专题